纸张的掉粉、掉毛对印刷的影响
一、对印刷质量的直接影响
- 
油墨转移不良
- 
纸粉或纤维附着在印版或橡皮布表面,导致油墨无法均匀转移,印刷品出现白点、漏印或颜色不均匀,尤其在实地色块印刷中更为明显。
 
 - 
 - 
网点模糊或糊版
- 
脱落的细小纤维混入油墨中,干扰网点清晰度,造成图像层次丢失、边缘发虚,降低印刷品精细度。
 
 - 
 - 
脏版与堆墨
- 
纸粉在印版或墨辊上堆积,形成脏污区域,导致非图文部分沾染油墨(脏版),需频繁停机清洁,增加废品率。
 
 - 
 
二、对印刷设备的损害
- 
机械部件磨损
- 
纸粉进入印刷机导纸辊、叼纸牙等部位,加速金属部件磨损,缩短设备寿命,增加维护成本。
 
 - 
 - 
喷墨头堵塞(数码印刷)
- 
纸粉颗粒堵塞喷墨头喷嘴,导致断线、飞墨等问题,影响打印**,维修成本高昂。
 
 - 
 - 
润版液污染(胶印)
- 
纸粉混入润版液,破坏水墨平衡,引发浮脏或油墨乳化,影响印刷稳定性。
 
 - 
 
三、生产效率与成本问题
- 
频繁停机清洁
- 
因脏版或设备故障需中断生产,降低设备利用率,拖慢交货周期。
 
 - 
 - 
次品率上升
- 
印刷缺陷导致重复印刷或补色,浪费纸张、油墨和人力成本。
 
 - 
 - 
后加工失败风险
- 
表面残留纸粉可能导致覆膜起泡、烫金脱落等后工序问题,进一步增加报废率。
 
 - 
 
四、成品缺陷与客户投诉
- 
触感与外观差
- 
掉粉后纸张表面粗糙,印刷品失去光泽感,影响**包装、画册的质感。
 
 - 
 - 
功能性缺陷
- 
例如标签纸掉毛可能导致贴标不牢,书刊掉粉影响读者体验。
 
 - 
 - 
品牌信誉损失
- 
客户因质量问题拒收或索赔,损害企业声誉。
 
 - 
 
根本原因分析(造纸环节)
- 
纤维结合力弱
- 
短纤维过多、打浆度不足或湿部化学品(如增强剂)使用不当。
 
 - 
 - 
填料过量
- 
碳酸钙、高岭土等填料添加超过25%,削弱纸张表面强度。
 
 - 
 - 
工艺缺陷
- 
干燥不均、压光压力不足,导致纸张结构松散。
 
 - 
 - 
储存不当
- 
纸张受潮后纤维膨胀,表面易脱落。
 
 - 
 
解决方案
造纸环节优化
- 
增强表面强度:添加表面施胶剂(氧化淀粉、PVA)或干强剂(聚丙烯酰胺)。
 - 
控制填料比例:填料添加量≤25%,辅以高保留助剂。
 - 
改进工艺:优化压光压力、干燥曲线,采用软压光技术。
 
印刷环节应对
- 
预处理:使用静电除尘器或预涂水性罩光油。
 - 
调整参数:降低印刷压力/速度,选用低黏度油墨。
 - 
设备维护:定期清洁印版、墨辊及润版系统。
 
检测与监控
- 
实验室检测:通过IGT测试(拉毛速度)或MIT耐折度评估纸张强度。
 - 
在线监测:安装粉尘传感器实时监控纸面掉粉情况。
 
总结
掉粉、掉毛问题本质是纸张表面强度不足的体现,需从造纸工艺源头优化纤维结合与表面处理,同时在印刷环节采取适应性措施(如预处理、参数调整),才能大限度减少印刷缺陷,保障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。对于高要求的印刷品(如烟包、标签),建议选用表面施胶充分、填料比例严格控制的特种纸。
- 上一篇:造纸消泡剂的主要类型
 - 下一篇:纸制品工业中拉力增强剂的功能解析与应用实践
 
-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回到顶部
 

        

您现在的位置:

            
        